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大公报:十九大为“国家好香港更好”提供无限可能

来源: 大公报          发布时间: 2017-10-21

  正在北京举行的中共十九大,全球瞩目、举国关注。港人不在内地生活,对十九大的认识不可能如内地同胞深刻,但通过连日来本港媒体的广泛报道,港人对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以及二○三五实现小康、本世纪中叶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目标,是听得明白、也感到高兴的。

  对七百万港人来说,最希望从十九大习近平报告中得到的信息,未必是一些党政重大策略,而是未来国家发展与香港特区的关系。港人都熟知全国政协副主席、首任特首董建华先生的一句名言:“香港好,国家好;国家好,香港更好”,眼前,国家好已是毋庸讳言的了,但好在那里?利在何方?港人又如何可以从“国家好”之中得到更多的“好”和变得“更好”呢?这的确是一个值得全港市民思考的重大课题。

  事实是,十九大的召开,习近平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两步走”、“两个十五年”的战略安排和宏伟目标,绝对利好国人、利好天下,更利好香港、利好港人。港人甚至有可能成为国家迈向新征程、进入新时代这一伟大进程中最大的得益者。

  回望建国之初以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港人对国家发展已经有所作用和贡献,而贡献的形式是非常“初级”的,无非就是寄包裹、汇“外汇”,协助内地亲朋戚友解决生活中物质匮乏的问题。而同一时期,仍处于英国殖民管治下的香港,也有受益于国家发展的方面,那就是专供出口的肉类蔬菜、粮油副食和“东江之水越山来”。这个时期的国家不是那么“好”,香港从国家发展中也难言什么“更好”。

  到改革开放大流涌现,国家好了,港人对国家发展的作用和贡献随之“升级”,自“三来一补”、“来料加工”以至全港工业几乎悉数北移,“国家好、香港更好”有了新的内涵,香港经济开始与国家发展“挂钩”,内地需要香港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而港商则受惠于内地低廉的土地、劳动成本和各种优惠政策,“国家好,香港更好”的“雏形”开始浮现。

  然而,到今天,十九大在京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思想将引领国家走上强国新征程,“国家好,香港更好”被赋予了全新的内容。“国家好,香港更好”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物质层次的、仅限于经济层面上的关系描述,而是一种已经超越了物质生活的内在联系与责任承担,香港开始需要重新思考自己在国家发展中的定位,为自己在急剧巨变中寻找角色和出路。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国家好、香港更好”始终是牢不可破的永恒联系。

  新任中联办主任王志民,日前在京接受传媒访问,着重谈到了十九大报告中有关香港与国家发展关系的论述。

  王志民指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復兴的必然要求。未来,香港只要继续坚持“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从“国家所需”角度挖掘“自身所长”,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就一定能在国家不断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新时代,扮演好重大国家战略的首要境外推进平台、全球创新要素集聚平台、对外交流参与和传播平台、国家“软实力”提升和展示平台等重要角色。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就是期待香港在中华民族伟大復兴的壮阔征程中获取更大发展空间,发展好特殊优势,继续作出新的贡献。

  事实确实就是如此。国家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已经开启了一个新的歷史阶段、迈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台阶。十九大召开之后,在习近平十九大报告指引下,香港特区政府、各界人士和全体市民,必须进一步清醒头脑,看到国家发展的重大进步和美好前景,拿出上世纪七十年代经济起飞时期创造“亚洲四小龙”奇迹的魄力、努力和毅力,不失时机地搭上国家经济发展的高速列车,为国家、为香港、为自己创出一番新事业、拼出一个新明天。

  香港在金融、管理、法治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并未消失。而且随着国家总体发展,内地今天更需要香港的人才和经验。关键是港人社会必须停止政治争拗和内耗,更不能让“港独”等危险主张抬头,误国害港。在任何时候,中央都会惦记港人、利好特区,国家一定更好、香港一定更好。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9726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