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首 页
机构概况
重要新闻
两地交流
经贸往来
粤港合作
涉台事务
青年学生之友
认识祖国
法律法规
服务指南
历史资料
首页 >> 首页新闻

── 庆回归前夕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彭清华答记者问
日期:2012-06-26

彭清华主任在庆回归前夕接受中央各大媒体采访

  本网讯 近日,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彭清华接受中央及地方23家媒体联合采访,就香港回归15年来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内地支持香港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其作用、两地交流合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精辟的见解。《紫荆》杂志七月号将发表彭清华回答记者提问的主要内容。本网现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记者:回归15年来,“一国两制”下的香港经济保持了巨大活力。前不久,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年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香港蝉联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首位。请您对香港经济现状作简要介绍。

  彭清华:15年来,香港特区在中央政府和内地大力支持下,成功抵御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特别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总体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

  让我们先看一些数据。2011年,香港人均GDP(本地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2.7万美元增长到3.4万美元。在2004年到2011年的8年间,香港GDP平均增速达5.0%,是同期其它发达经济体平均值的近2倍。香港已连续18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在世界银行对183个经济体的营商环境排名中,2012年香港排名第2位。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刚刚公布的《2012年世界竞争力年报》中,香港连续第二年以满分100分荣登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榜首。目前,香港已与英国、法国、日本等24个贸易伙伴签订了全面性避免双重征税协议。

  此外,还有几个现象也很说明问题。一是1995年,美国《财富》杂志刊登题为《香港之死》的封面文章,预言回归后香港将日渐衰落;回归10年后,还是《财富》杂志,在2007年发表题为《哎呀,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坦承当年的预言完全错误。二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香港被国际投机势力列为狙击对象;而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时候,香港却成为相当一部分国际资金的避风港,美国《时代》杂志还创立了Nylonkong(纽伦港,即纽约、伦敦、香港三大国际金融中心)新名词。三是上次亚洲金融危机后,香港经济连续五六年处于低迷状态;而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香港经济不过1年多就走出低谷,实现复苏,公共财政持续增长,失业率降至历史低点,应对经济风险和改善民生的能力明显增强。正如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所说,香港回归15年来的发展变化,证明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目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错综复杂,欧债危机持续发酵,西方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香港也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在经济、社会和民生领域,也存在不少深层次问题。但香港具有良好的基础和特殊的优势,背靠祖国,具备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化危为机的有利条件。新一届特区政府提出了“稳中求变”的施政理念,受到香港社会和市民的认同。我对香港的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

香港庆回归焰火晚会

  记者:回归以来,内地对香港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中央政府“挺港”、“惠港”措施接连出台,您能否介绍这方面的情况?

  彭清华:香港能取得今天的经济成就,是香港同胞善于抓住机遇、灵活应变、自强不息的结果;同时,也离不开祖国的大力支持。上世纪60年代,国家开通三趟快车,建设东深供水工程,为香港提供稳定价廉的鲜活食品和淡水供给,成为香港社会稳定和工业起飞的重要支撑。70年代石油危机,香港人心惶恐,中央政府扩大国产石油供港,帮助香港渡过了难关。80年代内地改革开放,香港制造业北移,成功实现经济转型,奠定了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

  回归以来,中央政府应特区政府和香港社会的要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全力支持香港的发展。特别是在推进两地经济合作与交流方面,1998年广东省和香港特区政府建立了“粤港合作联席会议”机制;2003年以来,中央有关部门与特区政府签署了CEPA及8个补充协议,推出了对原产地为香港的产品全面实行零关税、对港开放47个服务贸易领域、开放内地居民赴港“个人游”、允许香港发展人民币业务等重要举措;2009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广东省与香港特区签署《粤港合作框架协议》;2011年3月,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将港澳单独成章,进一步明确了香港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去年李克强副总理访港期间,宣布了中央支持香港进一步发展、促进两地合作的“36条”政策措施。这些举措,为两地经济合作与交流建立了制度框架,搭建了政策平台,有力地促进了香港经济的发展。回归15年,特别是2003年以来,中央政府大力度、高密度、宽范围地出台支持香港发展的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的重视和对香港同胞的关怀。

彭清华与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左)、香港特区第三任行政长官曾荫权一起参加酒会。

  记者:您如何评价中央一系列“挺港”、“惠港”措施对香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彭清华:概括起来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直接促进了香港经济的发展与民生的改善。例如,2003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和“非典”疫情的影响,香港经济陷入谷底。签署CEPA,特别是开放内地居民赴港“个人游”,带旺了香港的人气,刺激了消费需求,拉动了就业,推动香港旅游业率先复苏,并带动整个经济回升。在金融方面,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支持内地企业赴港上市融资,支持香港发展人民币业务等,为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提供了新的机遇。截至2012年4月底,内地在港上市公司695家,占港交所上市公司总数的45.8%;市值11.87万亿港元,占香港上市公司总市值的58.7%。今年1至4月,经香港银行处理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达7,483亿元,占同期全国总额的96.4%。截至今年4月底,香港的人民币存款和存款证分别达到5,523亿元和1,220亿元,合计6,743亿元。目前人民币债券发行额累计超过2,200亿元。生活保障方面,目前内地供应的猪、牛、鸡占香港市场的70%以上,东江水占香港淡水供应的75%以上,大亚湾核电站向香港供电占香港社会用电量的25%。内地已成为香港最主要的生活资料和能源供应地。

  二是消除了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一些基础设施瓶颈和体制性障碍。回归以来,通过大型跨境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了珠三角地区的基础设施布局,为构建区域现代流通网络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建立粤港、沪港、京港等区域合作机制,拓展了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通过CEPA及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大大拓展了两地服务业领域的交流合作。所有这些,都推动内地与香港的合作,尤其是珠三角的区域经济合作向全方位、宽领域、高互补的方向发展。

彭清华送别到访中联办的香港特区第四任行政长官候任人梁振英,右为中联办副主任李刚

  记者:有人把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形容为“送大礼”,对此您怎么看?

  彭清华:“送大礼”的说法,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香港同胞对中央政府“挺港”、“惠港”措施的赞誉之情。但客观地讲,这些政策措施不能简单地看作单方面“送礼”,它既是香港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习近平副主席今年“两会”期间在参加港澳地区全国政协委员联组讨论时指出,推进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既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国两制”的内在优势,不仅有利于港澳自身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内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可以说,这是“一国两制”的制度设计所蕴涵的能够同时造福内地和港澳的一种内在动力和独特优势。这段话含义深刻,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两地合作与交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香港在积极参与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香港是内地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和内地企业最大的境外融资中心,香港还是内地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出口通道。截至2011年底,港资企业在内地投资总额累计5,267.1亿美元,占同期内地吸收境外投资的45.1%,港资企业在内地吸纳了数千万劳动力就业。1993年以来,内地企业通过在香港上市,累计筹资31,946亿港元,不仅筹集了发展资金,而且对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两地实现贸易额2,835.2亿美元,香港成为内地第五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跃升和经济开放度不断提高,内地与香港的合作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与以前偏重于引进资金和项目的情况相比,现在内地省市到香港招商,洽谈服务业交流合作的多了,考察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多了,开展人才引进与培训的多了,联合进行海外推介的多了,利用香港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的多了。这说明,在内地的发展中,香港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多了,扮演的角色更加丰富多彩了。

  由此可见,中央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既体现了中央坚决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决心和诚意,也是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需要,是利国利港、互利共赢的。

香港举行庆回归嘉年华

   记者:前段时间,在两地往来中出现了个别摩擦现象,比如内地小童在地铁上进食、个别学者发表情绪化言论、“双非”孕妇赴港产子等问题,引起两地民众关注。对此,您怎么看?有什么建议?

  彭清华:我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其客观原因,不必大惊小怪。两地有着不同的历史境遇、文化氛围、社会制度、法律制度和生活方式,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水平也有一定的差距。本地人和外地人在某些问题上产生一些矛盾,这是很多地方在不同时期都存在的现象。去年,内地访港旅客已达2,810万人次,相当于香港常住人口的4倍。如此大规模的人员往来,有一些摩擦在所难免。这些矛盾和摩擦,决不是两地交往的主流。

  我认为,解决存在的问题,一是要正确看待和尊重彼此的差异。相互体谅,相互尊重,做到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二是要理性做好疏导工作。对一些偶发事件要客观解读,理性分析,积极疏导,而不要意气用事,无限放大,火上浇油,甚至因噎废食。三是要完善合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譬如,因个别香港导游强迫内地游客购物引发争执的问题发生后,两地旅游主管部门搭建联合规管机制,使旅游市场秩序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又如,特区政府与广东省就防止内地孕妇“冲关”赴港分娩进行商谈,联合采取措施,问题已初步得到遏制。

  两地深化交流合作是大势所趋。记得回归前我曾到过香港,那时商场的营业员、出租车司机普遍不懂普通话,内地人到香港,外出观光、购物都很不方便。现在,不仅大多数营业员、出租车司机会讲普通话,内地也有不少年轻人会听或会讲广东话。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回归以来,两地人员往来更加密切,各个方面的交流日益增强。每当香港经济民生遇到严重困难的时候,中央政府和内地民众都及时出手相助;每当内地同胞遇到严重自然灾害的时候,香港市民无论男女老幼、富贵贫弱,都慷慨解囊,奉献爱心。这充分体现了两地同胞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不能因两地交往中发生一些个别事件去夸大矛盾,否定两地合作交流的巨大成果,也不会因此而改变两地经济发展融合的大趋势。

彭清华主任在庆回归前夕接受中央各大媒体采访

  记者:驻港中资企业在促进香港与内地经济合作、保持香港繁荣稳定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情况。

  彭清华:中资机构在香港经营的时间较长,像中银、华润、招商局、港中旅的前身在新中国成立前都已在港经营。新中国成立后的头30年中,中资机构在香港的业务主要集中在银行以及同内地有关的贸易、航运、旅游等方面,机构也不多。改革开放后,有关部门、地方和企业纷纷在港设立新的公司或分支机构,中资机构的规模和业务迅速扩大。2003年以来,随着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和中央政府推出一系列支持香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之香港经济环境显著好转,驻港中资企业抓住各种商机加快发展,资产质量不断改善,盈利能力持续增强。截至2011年底,驻港中资企业达3,375家,总资产规模达10.2万亿港元,净资产3.3万亿港元。与1997年相比,企业数量增长了近1倍,总资产增长了5倍,净资产增长了15倍,整体负债率下降了17个百分点。目前,驻港中资企业已是内地在境外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企业群体,成为香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年来,驻港中资企业对国家、对香港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方面,他们利用植根香港的有利条件,与跨国公司、当地知名企业以及内地其它企业合作,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起到了“排头兵”作用。另一方面,他们利用香港国际化的优势,通过在港上市、协助内地企业上市和直接投资等形式,优化配置国际资源,在贯彻“引进来”战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驻港中资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中资企业率先作出不裁员、不减薪的承诺,与广大市民共度时艰,增强了人们应对危机的信心。中资企业还积极支持慈善、青少年教育和环保等公益事业,树立了服务香港、惠泽社群的良好形象。可以说,驻港中资企业已经与香港经济社会融为一体,盛衰与共。

彭清华出席香港童军100周年晚会并接受大会纪念品

  记者:展望未来,您如何看待两地经济合作与交流的发展趋势?

  彭清华:李克强副总理去年访港时,提出香港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可以发挥“三大作用”,一是通达国际市场的窗口和平台作用,二是服务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三是联系两岸四地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从这三大作用看,我认为两地经济合作与交流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两地合作的领域和内涵进一步深化拓展,从经贸领域拓展到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法律、国际仲裁、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格局,合作的重点是以金融等为主的高端服务业。二是区域合作更加紧密,香港作为亚洲重要的国际都会,将进一步加强与珠三角地区分工合作,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共建优质生活圈,增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三是两地企业联合“走出去”,通过优势互补,以联合投资、联合投标、联合承揽项目等方式加强合作,提高两地企业的竞争力,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记者:香港回归15年来,“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让全球华人倍感振奋并满怀期待。现在,香港同胞正在庆祝回归15周年,作为中联办主任,您对未来有什么样的期望?

  彭清华: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主席接见港澳地区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时,殷切希望香港、澳门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切实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渐进推进民主,包容共济促进和谐”。这四句话的总要求,是贯彻落实“一国两制”、办好香港的事情、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要意所在。我相信,只要香港各界继续贯彻这四句话总要求,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抓住国家“十二五”机遇,同心同德,开拓进取,香港就一定能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在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作出新的贡献,创造新的辉煌。



彭清华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香港代表团讨论时的发言 2012-03-06
彭清华在广东省2012年香港新春宴会上的致辞 2012-02-06
彭清华在港岛各界新春团拜会上的致辞 2012-01-31
彭清华在香港各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致辞 2011-09-02
彭清华在香港青年领袖论坛上的致辞 2011-03-26
 
国家领导人论香港
习近平会见梁振英2013-03-18
李克强会见梁振英2013-03-18
张德江会见香港经济民生联盟访京团2013-04-27
more...
 
中联办负责人讲话
张晓明主任《在<包玉刚 我的爸爸>英文版发布仪式上的即席讲话》2013-06-27
张晓明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香港代表团讨论时的发言2013-03-08
黄兰发出席香港中国金融协会会员周年大会2012-09-17
more...
 
 
视频信息
   
 
     
   
 
     
 
专题专栏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
香港各界援助芦山地震灾区 >>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 >>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 >>
香港各界援助汶川、玉树地震灾区 >>
走进奥运 >>
关注十七大 >>
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 >>
more...
版权所有: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 | 地址:香港干诺道西160号 | ICP备案号:京ICP备13023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