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青“北漂”这一年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 2016-01-29

  香港女生林建仪在中国传媒大学就读已进入第四个年头,如按原计划毕业后回港,她在北京的日子已是倒计时。“我比过往三年更热爱这座城市。”临近离别,已无“港普”口音的林建仪流露出对北京的不舍。

  时光荏苒,无论是十多年前香港回归祖国,还是近年香港与内地出现一些小摩擦,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多港青、港人到祖国内地就读、就业,在广阔的环境中,全新认识自己、香港和祖国。

  2015年秋天,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大一新生黄麒莹在父母陪同下从香港来到北京房山区良乡大学城。回忆刚到的第一晚,黄麒莹说,黑是最深的印象。如今半年过去,她对大学城已了如指掌,和同学们也打成了一片,未来在黄麒莹眼里“明亮得很”。

  据教育部发布的信息,从2016年起,内地高校免试招收香港学生将从78所增至84所,北京有包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在内的11所高校。如是,每年往返于两地的香港学生不仅络绎不绝,还将不断扩大。

  “北京是一座能包容南北差异的城市。”接受中新社采访记者时,林建仪和黄麒莹都提到。

  “很多朋友在知道我香港人的身份后都会有更多的耐心和善意。在北京待久了,南方人的生活习惯会被‘北方化’,而我也享受其中。”林建仪特别留恋2015年的暑假,她第一次在北京实习了两个月,现在她的内地朋友更多了。

  2015年5月,成立4年有余、会员300余人、覆盖20多个行业界别的“香港专业人士(北京)协会”,迎来其旗下颇具活力的新成员——青年事务委员会(下称专青会),专门为香港青年在北京就读、就业提供尽可能的帮助。

  黄麒莹觉得,和专青会的结识是对北京好印象的开始,“这里有熟悉的粤语环境,从各行各业的香港人口中,我对北京的了解更深入,更客观了。”在良乡学习生活的她常期待“进城”,加入专青会后,为其他“北漂”港青提供帮助,而“进城”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与林建仪、黄麒莹不同,今年三十出头的香港青年黄鸿科是被北京的创业环境吸引而留下的。2015年,他用8000元人民币成本创办的O2O(从线上到线下)外卖平台“香港冰室”正式启动,只需轻点手机屏幕,原滋原味的香港奶茶和蛋挞就会半小时内送达。

  在黄鸿科看来,内地发展迅速的互联网服务业为其创业想法提供平台,各类软件、物流公司也为线下生意带来便利。“在香港,开公司成本太高,一些年轻人没有闯劲,反而抱怨内地同龄人创业‘抢占了资源’”。

  “年轻人到北京工作、就读,已说明他们对祖国前途充满信心。”协会会长冯国佑认为,协会组织各种活动,就是希望促进香港青年对祖国内地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入,从而成为香港与内地间的“亲善大使”,发挥好桥梁作用。

  “两地交流虽然越来越多,但有些港人对内地的了解却越来越浅。他们殊不知北京、上海在很多方面已远超香港。”专青会创始人王柏荣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出对香港现状的担忧。

  “我在北京吃饭、乘车、购物已很少使用现金,甚至在一个餐厅点餐连实体菜单都不需要了,互联网给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反观香港,(上世纪)90年代已经拥有了八达通卡,可现在出租车结算还只能用现金。从互联网的发展看,香港落后了。”

  这一年,王柏荣的工作“跑道”也从非政府组织转入互联网创投圈。工作重心虽移至上海,在北京的专青会,他仍投入了大量精力,常为此奔波两地。王柏荣希望尽自己微薄之力,促进两地青年更多地相互了解,“我有点着急,一些港人还没意识到内地已越走越快,更害怕香港会故步自封,没有动力创新发展”。(完)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86835731